返回顶部
[河南日报]河南制造由大变强正当时
来源: 河南日报 发布日期: 2014-12-12
815

河南制造由大变强正当时

本报记者 王磊  郭海方

制造业乃实体经济之根本。是否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全球经济大变革,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出现回流。国际需求萎缩,国内产能过剩,新常态下,河南制造业何去何从?

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以转型升级为重要路径,做大做强制造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成为我省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核心。

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日,许继集团申报的“BSE-R100电池箱更换设备”等13个项目成果顺利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次鉴定的科研成果涉及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新能源发电控制、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中压开关和电力一次设备等技术领域。其中,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系在国内率先实现自动构建技术。”许继集团副总经理姚为正说。

今年1-10月,许继共完成新产品鉴定70项,申请专利448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43项,荣获各类科技奖励46项。与此同时,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6.43%;实现利润27.3亿元,同比实际增长30.64%。

创新驱动是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像许继一样,我省众多装备制造企业正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6%,高出全省工业平均水平3.4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65.31亿元,同比增长13.55%,高出全省工业平均水平7.3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号称“工业之母”,是我省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之一。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亢东宁说,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我省正大力实施装备制造产业提升行动,选择高端智能装备和高端电子产品制造行业进行重点示范,加快两化融合,以此提升河南制造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驱动,我省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据介绍,前三季度,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8%,拉动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

转型发展重塑传统制造业

我省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性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产能过剩成为我省传统制造业一大硬伤。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众多传统产业正在悄然转型,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抑或衍生出新兴产业。

焦作市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是一家传统化工企业。然而,当记者日前来到该公司采访,董事长李世江领我们参观的却是以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的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原来,在巩固氟化盐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多氟多公司开发了新能源锂电池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以及其他原材料,最终实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自主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多氟多已经实现了由氟化盐向新能源的转型。”李世江说。

电解铝产能过剩不仅导致传统无机氟化工产品市场萎靡,更直接影响铝板材的加工。但在万达铝业董事长王小伟看来,“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普通铝板材加工利润仅有几十元,万达铝业自主研发的热轧生产线投产后,产品附加值增长了10倍。以取得挪威船级社认证并进入大连造船厂为契机,万达铝业加速向舰船、军工、轨道交通用高端板材发展。

同样在巩义,明泰铝业的普通板材比例也削减一半,而转型生产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用铝材;鑫霸铝业首次引入了高端装饰材料;顺祥铝型材铝加工业从平轧材向型材升级……由低端向高端、由中端到终端迈进,电解铝产量占国内四分之一的我省铝产业正稳步转型。

“面临新的市场形势,我省传统支柱产业正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致力于绿色发展和高端发展。”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孙永民分析说。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省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步伐显著加快,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在10%左右,其中冶金、建材、化学工业依次增长11.9%、11.8%、14.5%,分别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9、0.8、3.5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下游产品高速增长,精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化引领新一轮变革

置身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到处是制冷企业热火朝天的生产和施工场面。通过“聚链、强链、延链、补链”,民权县已成功建立了包括香雪海电器、飞龙电器、华美电器、冰熊冷藏车、兆邦电器、奥爱斯冷柜等众多制冷企业在内的制冷产业链,“中国冷谷”的梦想日渐成真。

不仅是民权。以洛阳伊滨、洛阳市先进制造业、洛阳工业、宜阳县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的洛阳动力谷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许昌经济技术、长葛市、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平顶山高新技术、平新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的中原电气谷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郑汴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翻看河南制造业版图可以发现,制造业的集聚化、链条化、融合化特征日益明显。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部分重点产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度从2011年的65.5%提升至2014年9月的78.8%,增幅达13.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行业集中度从29.2%提升至29.7%。

“产业集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内在规律,也是制造业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豫企的全球化意识不断增强。”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说。

“只有深度融入全球化,才能真正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告诉记者,中信重工目前的国际市场订单份额已占50%以上,公司也正加快由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由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由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

南阳国宇收购欧洲最大动臂塔式起重机制造商威尔伯特集团,金龙铜管并购日资日光铜业,宇通客车在委内瑞拉合资建厂……今年以来,豫企全球化战略步步纵深,与此同时,众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转变,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发展。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制造业深刻变革已现端倪,加快推动河南制造业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突围、产业层次由传统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和服务增值提升、产业形态由分散形态向集中形态转变、产业配套由区域内向全球资源配置转变,势在必行。”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许贵舫说。

我省是新兴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最近,省政府又印发《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描绘了到2017年我省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的路线图。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河南正当其时。

20141211日《河南日报》一版